张兰的家族信托被击穿了?
3月3日,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公布了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与张兰的民事诉讼裁决书,判决张兰及其公司名下所有的纽约西53街20号,39A公寓出售所得归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所有。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实际上是CVC为了收购俏江南成立的。
2022年11月2日,新加坡高等法院做出了一项判决,同意了张兰的债权人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提出的请求,向张兰所设立的家族信托(该信托受益人为张兰之子汪小菲及其后代)项下银行账户任命接管人。同时,该判决明确了张兰所设立的家族信托项下资金的实际权利人为张兰本人,而甜蜜生活公司作为张兰的债权人有权对该等资金进行追索。这意味着本来起着资产隔离作用的离岸信托被击穿,那么自然张兰的债权人CVC可以申请对这笔资金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这笔离岸家族信托的资产隔离功能失败。
不过,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尚待进一步确认。
张兰这个案子并不代表“信托不灵了”,而是在提醒我们:想要信托“灵”,前提是设立一个真正有效的信托,这就要求:委托人必须有设立信托的真实意愿。“真实、确定的设立信托的意愿”是有效设立信托的三要件之一。设立信托的真实意愿不仅要明确体现在信托文件里,更要真正落实在信托设立后的日常管理中。
家族信托规模加速攀升
自2013年平安信托落地行业首单家族信托、外贸信托落地行业首单私行家族信托以来,家族信托业务在国内进入落地实践阶段。家族信托业务的存续规模从0-1000亿元用了7年,从1000亿元到3500亿元仅用了3年,呈现出超高速增长的状态。根据中国信登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的家族信托存续规模仅不足5亿元,2022年1月份,国内家族信托总规模已达3623.8亿元,2022年4月份至6月份分别新增140.46亿元、118.59亿元、182.32亿元。
截止2022年9月,家族信托的存续规模约为470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约34%。存续家族信托个数约为2.4万个,家族信托的展业模式也逐渐丰富。在新信托业务分类指引下,多家信托公司将家族信托作为实施战略转型的重点布局方向,在业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上积极创新,力求拓展家族信托服务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从具体公司发展层面来看,业内部分信托公司的家族信托受托规模也实现了突破性增长。根据我们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初,建信信托(1000亿+)、外贸信托(近650亿)、中信信托(610亿+)、中航信托(400亿+)、平安信托(400亿+)规模居前列,其他规模超百亿的信托公司包括五矿信托(290亿+)、浙金信托(260亿+)、上海信托(250亿+)、山东信托(近250亿)、华宝信托(230亿+)、华润信托(210亿+)、光大信托(200亿+)、长安信托(200亿+)、中融信托(200亿+)、华能信托(130亿+)托、交银信托(120亿+)、国投泰康信托(100亿+)等。
据统计,上述17家信托公司家族信托业务总规模达5500亿元,较2021年底3494.81亿元增长57.38%,家族信托业务的分布较为集中,规模排名靠前的公司总规模在行业总数中占比较高。
家族信托作为信托业的本源业务之一,也是信托公司的专属业务。近几年来,受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等因素影响,高净值客户的避险情绪有所增强,家族信托作为财富传承和避险的方式,迎来了新一轮增长趋势。若延续近两年增长态势,未来一段时期内,家族信托的整体规模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末有望突破1万亿元。
家族信托发展制约因素
尽管目前家族信托业务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但从业务内涵来看,当前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信托公司家族信托的发展依然有如下制约因素:
一是国内顶层法律架构较为薄弱,信托相关判例法稀缺。《信托法》之上有《民法通则》,信托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民法的挑战,加上受托人的实务经验有限,我国也缺乏破产隔离的相关实施细节,国内家族信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依然存在一定争议。
二是配套制度尚需完善。目前,受托人的主体责任问题,包括受托责任、管理责任、保密义务尚需进一步规范,同时涉及信托财产的登记、转移等配套制度尚不完善、信托税收体制也不完善、遗产税及赠与税的问题尚待解决,整体系统配套制度仍需完善。
三是信托公司综合服务能力待提升。2013 年以来,信托公司通过与不同资管机构之间寻求功能融合,通过“合作机构引流+优质固收产品”两大核心驱动因素,逐步打开家族信托业务市场,业务规模迅速扩张。然而,合作型家族信托的占比过高导致了信托公司运营承压,信托公司在为客户提供全面、定制化家族传承综合服务能力方面的积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是我国信托文化与财富传承文化尚在建立之中。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心态将更加开放成熟,投资理念也越来越国际化。但是,仍有一些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的理念需进一步提升。例如,我国家族信托的主力军之一就是企业家群体,而这类群体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便是普遍家企不分,即家族财产与企业资产相纠结,家庭责任与企业责任相绑定;而家企不分使得家族财富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缺乏“防火墙”,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虽然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有诸如以上的制约因素,但我们认为家族信托在国内的发展是一个先经历跑马圈地、冲量发展,再逐渐规范,品质化纵深发展的过程,目前,随着顶层设计、配套制度的逐步完善,展业公司服务经验的不断积累,客户认可度、美誉度的接续提升以及多年来沉淀下来的综合资产配置管理能力,信托公司已逐步向第二阶段“高品质发展”跃迁。
责任编辑: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