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

时间:2023/03/17 09:06:43用益信托网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全市场共计28811只银行理财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的有1606只,累计净值等于1的有2304只,累计净值大于1的有26507只。


从破净的理财产品发行机构来看,除了传统银行外,还有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和外资理财子公司。


有专家表示,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是受到国内外股票和债券市场共振调整的影响。


全面净值化背景下,银行理财净值波动加大、甚至破净将成为常态。


“破净潮”引发的行业反思


2022年以来,受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调整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甚至一度破净。在高波动的市场行情中,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出现明显下降,客户风险偏好也更趋于保守。


近期,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下称《报告》),对2022年银行业理财的规模、收益情况、资产配置情况、投资者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梳理总结。根据《报告》,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平均收益率2.09%,累计为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


《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计3.47万只,较年初下降4.41%,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


去年3月和11月出现的两轮“破净”潮,冲击了部分投资者信心引发大面积赎回。《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仍有29.15万亿元,尽管3、4月份经历股市暴跌导致赎回,但仍呈现小规模上涨,下半年来看,9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也就意味着,仅四季度理财市场规模缩水超2.35万亿元,与此前市场预测基本保持一致。


投资者最关注的收益方面,在资管行业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仅为2.09%,对比2021年累计创造收益近万亿元,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29%至3.97%;而2020年,全年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兑付客户平均收益率为4.05%。


回忆2022年发生的两轮比较大的市场波动,农银理财总裁段兵近日在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从财富管理的视角谈了他的看法——理财产品是带着期限和绝对收益的需求而推出的一类产品,核心要义是设定业绩基准,并在这一前提下根据期限和流动性要求做好资产组合配置,给客户带来绝对收益。“在市场大幅波动情况下要得到绝对的收益,难度是非常大的。”段兵说。 


“‘赎回潮’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银行理财距离客户期待的完善市场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特别是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同时也暴露出资产和负债在流动性匹配方面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表示,银行理财客户绝大部分从银行储户直接转移过来,有强烈的风险规避偏好,保守谨慎的特征比较明显。为了适应这个特征,银行和理财公司大量开发“固收+”产品,为了提高收益大量投资地方城投债。类似的客户特征和相似的产品设计,在市场波动下,容易出现自我强化以及羊群效应和自我踩踏。


谈及银行理财“破净潮”,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坦言:‘过去3年,债券小牛市行情掩盖了很多矛盾’,这次债市行情转向恰恰也给银行理财行业一个检视自己的机会。一是全行业要重新审视产品设计是否符合投资者的真正需求;二是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陪伴是否与波动的市场特点相匹配;三是理财公司的管理能力是否和净值化转型后的产品管理需求与管理规模相匹配。


对于2023年理财市场整体的展望,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团队认为,预计今年银行理财规模同比增长5%-6%,年末余额有望达到29.5万亿元左右。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经济复苏的加快,权益、债券市场或将表现较好,理财破净赎回潮将减退;二是中小银行转型代销会助力理财规模的增长;三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试点推进,养老理财发行规模将稳步提升;四是各类创新型理财产品不断涌现,规模持续提高;五是受环境影响的居民超额储蓄将部分释放为银行理财。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Tnews

今日头条更多
资讯频道子页-第一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第二短幅
资讯频道子页-底部通栏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