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顺利召开!
为全面总结2022年以来保险资金运用情况,研判2023年行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形势、风险、挑战和机遇,交流保险资产配置策略与思路,为监管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研究支持,11月23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战略专委会和研究专委会联合召开了“2022年四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闭门会)”。会议围绕“2023年宏观形势及配置展望”主题展开,并就新形势下保险资管公司数字化转型和安全,保险资金权益、固收和另类投资现状、挑战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会上,还发布了“资产管理百人问卷调查报告(第3期)——2023年宏观形势展望”,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荣丹蕊做解读分享。本次会议为线上会议,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参加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协会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李巍主持会议。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受邀做专题分享,会议还邀请了平安资管党委书记、总经理罗水权,大家资产总经理吴剑飞,太保资管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赵峰,国寿资产党委委员、总裁助理赵晖作为行业代表进行交流发言。来自监管部门、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的高管及专家130余人出席了会议。
嘉宾专题分享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围绕“国际金融、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做了专题分享。他认为,全球宏观形势方面,以美联储为首的海外主要央行已多次表达抑制通胀决心,经济衰退可能是须承受的政策副作用,对资产价格波动性加大要有所准备。全球资本流动方面,全球正遭遇“美元荒”,明年决定全球资本流动的关键是美元走势,而历史经验表明,即使美联储停止加息,美债和短期利率见顶,美元也不一定马上回落。他同时表示,汇率灵活性增加,有助于及时释放压力,避免预期积累,发挥汇率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作用。人民币汇率方面,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快速调整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计年底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宽幅振荡走势,而明年人民币汇率的涨跌或关键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问卷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荣丹蕊受邀分享解读了第3期“资产管理百人问卷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从经济增长看,2023年基建投资、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备受期待,财政政策发力有望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抓手,出口和房地产投资走向值得关注。从物价水平看,CPI有望温和可控,PPI预期存在分歧。从政策基调看,货币政策预计维持稳健偏宽松的总基调,更加侧重稳增长、保就业;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从金融市场看,预计流动性总体平稳,A股或呈振荡上行走势,外资有望小幅净流入,国内债市或呈振荡走势,预期人民币汇率或小幅升值。从风险挑战看,2023年仍需关注全球经济衰退、海外流动性紧缩、出口增速放缓与房地产市场走向和资产配置难度加大等问题。
行业代表交流发言
平安资管党委书记、总经理罗水权围绕资管机构数字化转型和安全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此大背景下,资管机构也要因时而变加强数字化转型,聚焦业绩提升与风险管控,不断提升资管机构核心能力建设。以平安资管为例,通过不断夯实数据、模型、系统三大抓手,打造“资管业务数字化平台”,强化投研能力、控制投资风险、提升业务效率,实现公司全面数字化经营。他表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和科技创新工作,新政策、新法规、新要求密集发布。平安资管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加强数据安全与人员安全管理;坚持高层挂帅,从组织架构、基础设施、自研软件及外购软件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公司科技创新的建设大局,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家资产总经理吴剑飞围绕权益投资进行分享。他表示,资本市场应更好发挥资源配置和财富效应功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经济大盘。目前,A股市场呈现“无相而有序”的新兴市场特征,内在蕴含着深刻的政策方向和产业变迁规律。从影响因素看,国内疫情、海外紧缩等已出现边际改善,预计2023年将迎来恢复窗口期。从投资策略看,应在深刻学习二十大会议精神基础上,把握中国股市“十年周期律”,重点布局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他认为,国内机构投资者,要积极探索实践中国式投资方法论,即立足于中国市场特征,以提升投资者的有效收益为核心,深度融入“省察存养”传统文化内涵,高度自省,自我革新,秉持价值为体、策略为用、风险为本的方法论体系,努力成为权益市场的中流砥柱和稳定力量。
太保资管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赵峰向行业分享了公司固定收益投资的经验。他表示,太保资产紧紧围绕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定位,结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持续开展资产配置、交易策略、流动性管理、衍生品及创新等能力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积极开展ESG投资。展望明年,海外方面,地产销售与投资增速、经济领先指标等显示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加大。国内方面,预计明年经济增速将向潜在增速靠拢,二季度或是年内经济增速高点,社融增速窄幅波动,通胀环境稳定,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呈区间波动。在配置策略方面,建议坚守信用底线,优选高票息优质资产,关注国债、地方债等品种的配置价值;在交易策略方面,建议积极参与利率品交易,加大国债期货管理风险的运用;在绿色投资方面,建议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将ESG因素纳入投资管理全流程,推动绿色投资发展。
国寿资产党委委员、总裁助理赵晖从保险另类投资业务发展历程,经验体会、形势展望三个角度进行分享。他认为,在监管政策引导下另类投资注册发行机制持续优化完善,快速发展,国寿资产作为国内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始终坚守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相统一,坚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委托方投资指引要求的“双线配置”方法论。从另类业务经验和体会角度,他分享了股权计划产品需要坚持强赛道、强主体、强资产、强管控的“四强理念”,以及另类业务需要坚持投资、风控、信用“三驾马车”有机结合的建议。展望未来,他提出保险资管机构应适应新形势着力加强自身投资能力建设,紧密围绕二十大报告做好投资布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配置优质资产,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会议总结
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作会议总结。他指出,当前保险资管行业仍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需要有信心、有定力,迎难而上、迎接挑战。关于未来行业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要深刻认识新环境、新形势和新变化,不再局限于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要提高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敏感性、前瞻性、适应性。二是要深刻领会国家的新战略、新政策、新制度,把保险资金运用与实体经济发展、国家战略实施、资本市场运行、社会及民生建设和保险主业需要等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三是要深刻理解改革优化转型对行业的重要性,要始终以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差异化、数字化和国际化为行业的发展目标。四是要深刻理解业务创新对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性,要重视思想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发挥好保险资金的特性和专长,在投资模式、业务模式、合作模式上做出调整和创新。五是高度重视能力建设和文化理念建设的重要性,各机构未来需要着力提升研究能力,努力将保险资管行业打造成一个有文化底蕴、有思想理念、有长远眼光、有专业品质的行业。六是要继续高度重视科技赋能、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把握信息科技技术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推动整个保险资管行业科技化、数字化水平的改善和提升。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