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托重整终结,行业风险化解多元化!
近日,四川信托发布公告称,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已裁定终结四川信托有限公司重整程序。下一步,公司将依法依规做好后续相关工作。
四川信托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为35亿元,2018年巅峰时期,四川信托管理资产规模为3234.88亿元。
2020年6月,四川信托因TOT产品252.57亿元大规模逾期暴露风险,经查存在资金挪用、风控失效等违规问题。
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沧龙通过"宏达系"(合计持股54.2%)违规占用信托资金,导致流动性危机。2020年12月,监管部门对四家主要股东采取强制监管措施。
风险处置关键节点:
2023年12月,四川信托推出自然人投资者兑付方案,由四川国资背景的“天府春晓”公司以40%-80%的折扣受让信托受益权。截至2024年1月,签约率达95.02%。
2024年4月7日,四川信托以资不抵债为由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批准,法院于4月23日裁定受理,并指定清算组为管理人。
2024年9月27日,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各表决组同意率极高,普通债权组达99.38%,出资人组达99.47%。
2025年1月,蜀道集团(四川省属国企)成为控股股东,持股72%,标志着重整进入实质阶段。
2025年3月,法院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公司恢复经营能力,信托牌照得以保留。
其他公司风险化解路径
2025年1月,国务院转发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9年基本化解行业风险,2035年建立新发展格局的目标。
截至2025年,已有5家信托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另有安信信托、华融信托、新时代信托等机构通过重组或接管方式化解风险。各公司处置方案如下:
安信信托(现建元信托)
风险暴露:2018年“安赢”系列产品逾期,2019-2020年连续亏损,2020年4月被监管托管。
处置方案:2021年7月启动重组,通过定增引入上海砥安(持股50.3%),2023年2月更名为建元信托。
兑付安排:自然人投资者按本金分层兑付(即期50%-80%,远期75%-90%),分3-36个月支付。
截至2023年8月,签约率超95%。
行业影响:首破“刚性兑付”,投资者首次承担本金损失。
华融信托(现兴宝信托)
风险暴露:2018年起项目暴雷,2020年亏损8.27亿元,不良资产规模约700亿元。
处置方案:2023年2月信保基金接手76.79%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后更名为兴宝信托。
行业影响:信保基金首次以股权方式直接参与信托机构重组。
新时代信托
风险暴露:2020年7月被接管,涉“明天系”关联交易,未兑付本金65亿元(1700名自然人)。
兑付方案:2022年6月启动受益权受让,按本金50%-80%分层兑付,签约率超99%。
最新进展:2024年挂牌转让100%股权,受让方需配合风险处置。
新华信托
风险暴露:2020年7月被接管,2022年7月进入破产程序。
处置结果:2023年5月宣告破产,成为信托业首例破产清算案例。
兑付情况:以机构客户为主,自然人兑付方案未公开。
华信信托
风险暴露:2020年4月资金池业务叫停,27只产品逾期,未兑付规模75亿元。
兑付进展:2021-2022年分阶段兑付9.2%本金;
2025年1月启动最终清偿方案,签署协议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
信托业风险处置呈现多元化路径:破产清算(新华信托)、国资重组(四川信托)、信保基金接管(华融信托)及市场化重组(安信信托)。
监管政策趋严下,行业“刚兑”模式彻底打破,风险化解与牌照价值重塑成为关键。
责任编辑:liuyj